考研报名人数连涨八年后首降,学历“内卷”或回归理性?

2023-11-28 08:56:29阅读()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推荐题库

近日,据教育部官网消息,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为438万,与2023年相比下降了36万人。据历史数据分析,从2015年到2023年,考研报名人数逐年递增,从164.9万人上涨到474万人。这意味着,考研报名人数在连涨8年后首次出现下降趋势。考研热真的开始降温了?

根据教育部的数据,202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1158万人,2024年预计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创纪录的1187万人,比上一年增加29万人。毕业生没少,但考研的少了。

客观来讲,考研报名人数回调,与留学、考公等选项的分流有一定关系。新京报评论认为:“疫情期间的应届生能获得在社会锻炼的机会较少,社会能提供的就业岗位也不足,许多人把考研作为缓冲、过渡的备选项,也是非常时期的权宜之计。如今,社会运转逐渐回归常态,考研就不再是应届生的唯一或最优选择,报名人数回调也是必然。”一方面,留学市场逐步回暖,咨询和申请海外读研的人数相比疫情期间有了明显增长。另一方面,不少学生的就业心态更为理性现实,直接专注于获取就业机会。据统计,2024年度国考热度不减,共有303.3万人报名过审,比2023年新增43.53万人,增幅为16.76%。

从学生心态上讲,研究生学历的“性价比”正在被重新评估。此前,一些学生和家长会将这一纸文凭视为提高职业竞争力、获得更好就业前景的保障,如今,类似的预期正在被打破。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陈志文分析: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在高等教育普及化之后,不只专科、本科生多了,研究生也越来越多,再加之近几年经济下行,“卷学历”不一定能解决体面就业的问题。换句话说,有些人认为,用三年甚至更长时间去取得一个硕士文凭,未必比大学毕业开始积累工作经验的性价比更高。

与此同时,硕士招生结构的调整,以及“宽进严出”的培养方向,也让一些学生对读研望而却步。首先,专硕、学硕比例的调整,客观上增加了一部分学生的读研经济成本。根据教育部印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到2025年,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将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成为未来考研报考主流。在专硕扩大的同时,一些高校正在缩减学硕。对此,陈志文分析:“相比于学硕,专硕的国家补贴少,学费通常也更贵。大家算经济账而放弃考研。”

另外,研究生毕业标准不断提高,让学生的报考选择更为审慎。2019年以来,教育部开展“学位挤水”行动,持续开展学位点合格评估,2014-2021年撤销103个学位授权点,196个学位授权点限期整改。此外,加大了博士学位论文抽检力度,不断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近日,一些学生自嘲“有考研的能力,但没有科研的水平”,就引发了社会热议。

从结果来说,考研报名人数连涨8年后首降,反映出社会对研究生学历的认知越来越回归理性。正如新京报评论所说:“长远看来,控制和缩减研究生的招生规模,让少数更合适的人真正投身高水准的科研工作,对社会发展、资源分配都是利好之举。”不过,也要看到,“从‘考研热’到‘考公热’,背后折射出的社会心态是相似的。如果青年学子只是扎堆从一条赛道涌入另一条赛道,那么就业观念的积弊就仍然没有得到根除。”

对此,当务之急是尽力为年轻人创造更多发展的可能性,让他们不必挤到同一条赛道上,按照同一种“成功模板”发展。南方都市报发表的视频评论《考研人数8年后首降,考研热“降温”了?》就强调:“社会政策还是要专心搞经济,大力发展市场主体。只有市场主体多了,就业岗位才会多,才能让学生有选择,有机会去试错。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社会的‘安全垫’。”


扫一扫,手机继续看
    特别声明:文章多为招考官网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
    部分数据为彩果考试网(www.cgksw.com)收集整理,转载或复制请注明出处!-彩果考试网-